损害虚拟财产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账号里的一些珍稀装备好像被别人恶意弄没了,我怀疑是有人故意损害我的虚拟财产。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达到什么标准能立案啊?就想了解下具体的法律规定,看看我的情况能不能让警方介入处理。
展开


损害虚拟财产的立案标准在法律实践中是较为复杂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虚拟财产是存在网络世界中具有专属性的数字化虚拟物,比如网络游戏中的游戏装备、游戏币等。 在我国,对于损害虚拟财产的行为,并没有专门的、统一的罪名进行规制,实践中多依据现有的一些法律条款来判断是否立案。 一般来说,如果是故意损毁虚拟财产,可能适用《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关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规定。通常关键依据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否达到或超过人民币五千元以上。若损失额度超越五千元、连续三次或更频繁地进行损毁行为,以及纠集超过三名同伙公开损坏虚拟财产的行为,均可能被立案追究刑事责任。不过要注意,具体的立案标准可能因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 如果是涉及盗窃虚拟财产,可能会根据盗窃的数额大小、情节严重程度等因素判断是否立案。比如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地在这个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另外,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的情况,则不予立案。所以,损害虚拟财产能否立案,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由执法机关依法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