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


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是一种用于判断犯罪是否成立的理论体系,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个理论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三个阶层构成,下面分别为你解释。 构成要件该当性,指的是行为人的行为必须符合刑法所规定的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简单来说,就是行为要和法律规定的某个犯罪的样子对上。比如,刑法规定了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等。如果有人的行为符合这些条件,就具备了盗窃罪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这是判断犯罪的第一步,只有行为符合了特定犯罪的构成要件,才有可能进一步认定为犯罪。 违法性,当行为符合构成要件该当性后,还需要判断该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一般情况下,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是违法的,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这些行为虽然表面上符合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但因为具有正当性,所以不具有违法性。例如,张三在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将侵害人打伤,这种行为就属于正当防卫,不具有违法性。 有责性,在行为具有构成要件该当性和违法性后,还需要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责任。这主要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否具有故意或过失等因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能够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比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故意或过失则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心理态度。只有当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且对自己的行为具有故意或过失时,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为我们判断犯罪提供了一个严谨、科学的逻辑框架,它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分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这个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犯罪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排除犯罪的事由等规定,都与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相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