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陈述是什么?
我在看一些刑事诉讼案例的时候,经常看到提到被害人陈述。我不太明白这个被害人陈述具体是指什么,它在刑事诉讼里有啥用,又该怎么去认定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呢?
展开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陈述,指的是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就其了解的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这就好比在一个盗窃案中,被偷了东西的人把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警察,这就是被害人陈述。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被害人陈述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这意味着它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线索。司法机关可以通过被害人陈述,初步了解犯罪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等情况,从而为进一步侦查和审判提供方向。 不过,被害人陈述也有其特殊性。因为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可能会出于愤怒、恐惧或者其他情感因素,在陈述时夸大或者歪曲事实。所以,对于被害人陈述,司法机关不能盲目轻信,需要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审查判断。例如,在审查时会看被害人陈述是否前后一致,是否与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等其他证据相吻合。如果发现被害人陈述存在矛盾或者不合理之处,就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以确定其真实性和证明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