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问题会引发医疗纠纷呢?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常见问题。 首先是医疗技术方面的问题。在诊疗过程中,如果医生的诊断出现错误,比如将一种疾病误诊为另一种疾病,这可能导致患者接受错误的治疗,延误病情。例如,把普通的肺炎误诊为感冒,没有及时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使病情加重。此外,治疗方法选择不当也会引发纠纷。不同的疾病有多种治疗方法,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若选择了不恰当的治疗方法,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对患者造成伤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这说明医疗技术操作不当可能构成医疗事故,进而引发纠纷。 其次是医疗服务质量问题。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对患者缺乏耐心和关心,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满。比如,患者询问病情时,医护人员不耐烦地回答,甚至态度恶劣,这会让患者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另外,医院的管理不善也会引发纠纷。例如,医院的挂号、缴费、检查等流程繁琐,患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医院的环境脏乱差,也会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如果医院在管理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也可能导致纠纷的发生。 再者是医疗费用问题。医疗费用过高是引发纠纷的常见原因之一。有些患者认为医院存在乱收费的现象,比如一些不必要的检查项目、药品价格虚高等。患者在就医时,希望能够清楚了解各项费用的明细,如果医院没有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或者收费不合理,就容易引发患者的质疑和不满。《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调整和监督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定,医院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收费,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是医疗信息沟通问题。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畅,也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因素。医生在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时,如果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患者可能无法理解,导致患者对治疗方案产生误解。而且,医生没有充分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当这些情况发生时,患者可能会认为医生没有尽到告知义务,从而引发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