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调查取证违反什么法律?
我在一个纠纷事件中,有人故意阻碍相关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我想知道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如何定性的,到底违反了哪些法律呢?我不太懂法律,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阻碍调查取证这种行为,在不同的场景下可能违反不同的法律。 在民事领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等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就意味着,如果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有人阻碍调查取证,例如阻止证人出庭作证,人民法院有权对其采取强制措施。通俗来讲,就是你在打官司的时候,要是有人故意捣乱,不让法院获取关键证据,法院是可以处罚他的。 在行政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这里的执行职务就包括调查取证工作。也就是说,如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调查取证时遇到阻碍,实施阻碍行为的人可能会面临治安处罚。 在刑事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这表明在刑事案件中,阻碍调查取证的行为性质更为严重,一旦构成犯罪,会受到刑事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