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定可以上诉的三种情形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个法律纠纷时收到了裁定结果,听说有些裁定是可以上诉的,但不清楚具体是哪些情况。我想知道裁定可以上诉的三种情形到底是啥,这样我就能判断自己这个裁定能不能上诉了。
展开


在法律领域,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就诉讼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问题所作出的决定。并不是所有的裁定都能上诉,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特定情形下的裁定才允许上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其中可以上诉的裁定主要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是不予受理的裁定。当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如果法院经过审查认为该起诉不符合法定的受理条件,比如不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没有明确的被告等,就会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此时原告如果认为自己的起诉是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对该裁定提出上诉。 第二种是对管辖权有异议的裁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可能会认为受诉法院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从而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经过审查后会作出相应的裁定,如果被告对裁定结果不服,觉得受诉法院确实没有管辖权,那么就能够上诉,要求上级法院重新确定管辖法院。 第三种是驳回起诉的裁定。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经过进一步审理,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等情况时,会作出驳回起诉的裁定。原告若认为自己的起诉是合理合法的,就有权对该裁定进行上诉。 这三种可以上诉的裁定情形,为当事人在面对法院裁定结果时提供了一定的救济途径,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诉讼权利。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按照法定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