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虚假宣传怎么办,可以退房吗?


在房地产交易中,开发商虚假宣传是一个较为常见且让购房者头疼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以及是否可以退房。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开发商虚假宣传。简单来说,就是开发商在销售房屋过程中,故意告知购房者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从而诱使购房者作出错误的购房决定。比如夸大房屋面积、虚构配套设施等。 当购房者遇到开发商虚假宣传时,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步,收集证据。证据是维权的关键,购房者要尽可能收集与虚假宣传相关的资料,像宣传册、广告视频、销售人员的承诺记录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开发商确实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 第二步,与开发商进行沟通协商。购房者可以凭借收集到的证据,与开发商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比如补偿损失、改善配套设施等。在沟通时,要注意保留好沟通记录,以备后续使用。 如果与开发商协商不成,购房者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也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接下来谈谈是否可以退房。能否退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开发商的虚假宣传内容对房屋的价格、使用功能、居住环境等关键因素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并且该宣传内容构成了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购房者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退房。例如,开发商宣传的配套学校是购房者决定购房的重要因素,但实际上并未建设,这种情况下购房者退房的诉求可能会得到法院支持。 然而,如果虚假宣传内容对房屋的实际使用和价值影响较小,或者宣传内容只是一些夸张的表述,不构成合同的实质性条款,那么法院可能不会支持购房者退房的请求,但购房者仍然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总之,遇到开发商虚假宣传,购房者要及时收集证据,先与开发商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至于能否退房,要依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