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子买到手后发现面积有出入该怎么办?


当新房子买到手后发现面积有出入时,不用慌张,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规定及处理办法。首先,需要明确“面积有出入”在法律上是指房屋的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之间存在差异。在商品房买卖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也就是说,如果购房合同中已经对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有明确约定,那么就按照合同约定来执行。比如合同约定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若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则按照以下原则处理: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打个比方,如果合同约定房屋面积是100平方米,每平方米1万元,实测面积是102平方米,那么购房者只需按照合同价格再支付2平方米的房款即可。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在发现面积有出入后,购房者应及时与开发商沟通,要求其提供房屋面积测绘报告等相关文件,以明确面积差异的具体情况。若与开发商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在遇到新房子面积有出入的情况时,购房者要依据法律规定,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