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变卖不成该怎么处置?
我有个案子涉及司法变卖,法院对相关资产进行变卖却没成功。我不太清楚后续该怎么处理,也不知道自己的权益会受到什么影响,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司法变卖不成的情况是如何规定处置方式的。
展开


司法变卖是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程序中,为了实现债权人的债权,将被执行人的财产通过公开的方式进行出售的一种执行措施。当司法变卖不成时,法律有相应的处置规定。 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如果变卖的财产是动产,经两次拍卖、一次变卖仍流拍的,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执行债权人拒绝接受或者依法不能接受该动产抵债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并将该动产退还被执行人。简单来说,就是动产在经过一定程序的变卖还是卖不出去,并且债权人也不愿意要这个动产来抵偿债务的,法院就会把动产还给被执行人。 对于不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经过三次拍卖、一次变卖仍然流拍,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执行债权人拒绝接受或者依法不能接受该不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抵债的,人民法院应当于第三次拍卖终结之日起七日内发出变卖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内没有买受人愿意以第三次拍卖的保留价买受该财产,且申请执行人、其他执行债权人仍不表示接受该财产抵债的,应当解除查封、冻结,将该财产退还被执行人,但对该财产可以采取其他执行措施的除外。这意味着不动产等财产权在多次拍卖和变卖都不成功,债权人也不接受抵债的情况下,法院会先公告变卖,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还是没人买,就会退还财产给被执行人,不过如果还有其他执行手段,法院可能还会采取其他措施。 此外,如果申请执行人同意,也可以将该财产交其保管,保管费用由申请执行人负担。这样做可以避免财产的闲置和浪费,也为后续的处置提供了一定的缓冲时间。 司法变卖不成的处置方式是根据财产的类型以及债权人的意愿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的,目的是在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同时,也尽量平衡被执行人的利益,并且合理利用资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