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人私自出卖保管物该怎么办?
我把一批货物交给朋友保管,结果他未经我同意就把货物卖了。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想了解在法律上遇到保管人私自出卖保管物这种情况,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挽回损失。
展开


当保管人私自出卖保管物时,这在法律上是一种侵害寄存人权益的行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保管合同。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在保管期间,保管人对保管物只有保管的权利,并没有处分权,也就是说不能私自将保管物出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三条规定,寄存人可以随时领取保管物。当事人对保管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管人可以随时请求寄存人领取保管物;约定保管期限的,保管人无特别事由,不得请求寄存人提前领取保管物。这表明保管人有返还保管物的义务。而保管人私自出卖保管物,明显违反了这一义务。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保管人私自出卖保管物的行为构成了违约,寄存人有权要求保管人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保管人无法返还保管物,寄存人可以要求保管人赔偿损失。损失的计算一般按照保管物在被出卖时的市场价值来确定。例如,如果保管的是一批电子产品,就按照出卖时该类电子产品的市场价格计算损失。 另外,如果保管人出卖保管物的行为构成了无权处分,第三人在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下,可能会取得保管物的所有权。善意取得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第三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是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是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如果第三人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寄存人有权要求第三人返还保管物。 总之,当遇到保管人私自出卖保管物的情况,寄存人可以通过与保管人协商要求赔偿损失,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