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部分无效怎么办,如何区分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


在探讨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处理办法以及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相关的法律概念。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务合同,则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它们在主体、待遇、保障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当劳动合同出现部分无效的情况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导致无效的原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这些情形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如果发现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先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申请确认该部分无效。一旦被确认无效,对于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接下来谈谈如何区分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在主体方面,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双方都是法人或公民,也可以一方是法人,另一方是公民。 从待遇上看,劳动合同中的劳动者享有各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如社会保险、休息休假等;劳务合同中的劳务提供者一般只获得劳务报酬。 在保障方面,劳动合同关系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务合同关系主要受民事法律调整,双方的权利义务主要依据合同约定。 总之,无论是处理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问题,还是准确区分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都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以切实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