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后对方还是没给钱该怎么办?


如果法院判决后对方还是没给钱,您不用过于着急,法律为您提供了多种保障权益的途径。 首先,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强制执行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是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第二步是法院受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第三步是申请复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此外,如果发现对方有隐匿财产的情况,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若对方确实没有什么财产,法院可能暂时无法执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您的权利就无法实现,一旦发现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就可以随时请求法院强制执行。若对方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概念: 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迟延履行金:被申请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非金钱给付义务,因拖延履行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失,应当支付的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