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父母欠钱不还该怎么办?


如果自己父母欠钱不还,首先要知道,在法律层面,父母的债务由他们自己负责偿还,子女一般没有义务替父母还钱。这是因为合同具有相对性,欠债属于一种欠款合同关系,仅对合同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也就是说,债权人只能向父母主张还钱,不能直接要求子女偿还。不过,如果子女自愿帮助父母偿还债务,法律也不会禁止,这属于个人的自主行为。 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子女继承了父母的遗产,那么就需要在继承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当遇到父母欠钱不还的情况,建议先尝试与父母和债权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了解父母不还钱的原因,看是否存在资金困难等情况,尽量促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比如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 要是协商不成,债权人在有证据且在诉讼时效内(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是可以向法院起诉父母的。一旦债权人胜诉且进入执行阶段,如果父母仍不还钱,可能会面临一系列后果,比如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 相关概念: 合同相对性: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拘束力,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基于合同向对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也不能擅自为第三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所规定的,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六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限制高消费:是指被执行人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