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申报后如果撤销发票统计该怎么办?


在实际的税务操作中,发票统计是企业进行纳税申报的重要依据,而在已申报后若要撤销发票统计,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规定来操作。首先,我们来解释下相关概念。发票统计是指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开具和取得的发票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以便准确计算应纳税额。纳税申报则是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办理纳税申报后,发现申报表存在错误需要修改的,可以进行更正申报。对于已申报后撤销发票统计,一般情况下,如果在申报期内发现问题,处理相对灵活一些。在电子税务局等税务申报系统中,有些地区支持纳税人自行撤销发票统计并重新进行统计和申报。纳税人可以登录系统,找到相关的发票统计模块,按照系统提示操作撤销。 然而,如果已经过了申报期,想要撤销发票统计就会相对复杂。这种情况下,纳税人通常需要携带相关资料前往当地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所需资料一般包括营业执照副本、经办人身份证、情况说明以及正确的发票数据等。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协助纳税人撤销发票统计并进行申报数据的修改。 需要注意的是,随意撤销发票统计并修改申报数据可能会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虚假申报等违法行为。如果企业是因为疏忽等非主观故意原因导致需要撤销发票统计,应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说明情况。而如果是恶意篡改数据以达到少缴税款等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企业在处理发票统计和申报问题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