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速无法鉴定该怎么办?


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车速鉴定对于明确事故责任有着重要作用。当车速无法鉴定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应对并保障自身权益。 首先,了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这意味着,即便车速无法鉴定,交警也会结合其他证据来认定事故责任,比如现场的刹车痕迹、碰撞位置、车辆受损情况、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等。 其次,关于当事人可以采取的措施。如果当事人对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一条,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当事人逾期提交复核申请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同一事故的复核以一次为限。 再者,在后续赔偿方面,如果双方能够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可以自行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受害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受害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诉讼过程中,虽然车速无法鉴定,但可以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对方的过错程度,从而争取合理的赔偿。 总之,车速无法鉴定并不意味着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或受害人无法获得赔偿,当事人要积极配合交警的调查,合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