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医疗事故该怎么办呢?
当遇到医疗事故时,有一系列合理且合法的步骤可以采取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要及时收集和固定证据。证据是处理医疗事故的关键,这包括病历资料、诊断证明、检查报告、手术记录等。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此外,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其次,可以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这是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一种较为便捷的方式。患者可以向医疗机构提出自己的诉求,要求其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性,明确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可以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若协商不成,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相关规定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 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卫生行政部门会组织专家鉴定组对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以确定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
最后,如果对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不想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患者还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患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自己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
总之,遇到医疗事故时,患者要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处理程序,以便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无证酒驾逃逸会有怎样的处理结果?
公司违法辞退员工应该补偿多少?
遗产房拆迁具体是怎么补偿的?
犯赌博罪会怎么判?
刚签了劳动合同可以立马辞职吗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是二选一吗?
分居不办离婚手续会有什么后果?
房东不到期赶人走还要求租客赔违约金合理吗?
丧葬费是和养老保险有关系还是和医疗保险有关?
警察能随便查到微信聊天记录吗?
办公类增值税进项税怎样进行分配抵扣?
公司名称能否变更?
帮别人交社保会有什么风险吗?
开超市需要公章吗?
公证了房产后反悔了怎么办?
物权知识产权确权能否用特别程序?
从维权角度来看,商标查询是否被注册是怎样的?
债务纠纷案件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是否相同?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