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交付与约定不符该怎么办?


当遇到房屋交付与约定不符的情况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解决。首先,要明确这涉及到合同违约的问题。在房屋买卖过程中,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双方都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与合同约定不符,就违反了合同的约定,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是处理此类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当发现房屋交付与约定不符时,购房者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收集相关证据。比如,购房合同中关于房屋各项标准的具体约定条款,交房时拍摄的房屋实际情况的照片、视频,以及与开发商沟通交房情况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维护自己的权益至关重要。 接下来,购房者可以与开发商进行协商。在协商过程中,要明确指出房屋与约定不符的具体情况,并依据合同和法律规定,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如果是装修标准不符,可以要求开发商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进行整改;如果是户型有变动,可以要求开发商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如果协商不成,购房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在诉讼过程中,购房者需要向法院提交之前收集的证据,以证明开发商交付的房屋与约定不符。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做出公正的判决。 此外,如果房屋交付与约定不符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功能,或者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购房者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要求解除购房合同,并要求开发商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及利息,同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总之,购房者在遇到房屋交付与约定不符的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