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时遇到断电情况该怎么办?


在拆迁过程中遇到断电情况,不用慌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处理。 首先,要尽快核实断电原因。仔细检查家里及周围环境中的电力线路,查看是否存在损坏迹象,判断是正常的电力故障,还是存在人为恶意破坏的可能。 接着,向供电公司询问情况,打电话时记得录音。要是供电公司表示是按相关部门或拆迁方要求断电的,这就很可能涉及违法行为。如果是供电公司自身问题导致断电,可要求其尽快维修恢复供电。 然后,及时收集证据,这对后续维权至关重要。比如对断电现场进行拍照、录像,留存与断电有关的通知等资料;如果有和相关人员就断电问题沟通的电话,也要录音。 之后,采取相应的维权措施。可以选择报警,让警察来调查处理断电情况;也能向市、县级人民政府或房屋征收主管部门书面申请查处,要求其责令有关部门恢复供电。 若上述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比如针对断电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供电并主张相应赔偿 。要是行政机关委托实施的断电行为,可将行政机关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方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也指出,对采取停水、停电等野蛮手段逼迫搬迁的,要严格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相关概念: 先补偿后搬迁:指在房屋和土地征收过程中,必须先依法对被征收人进行安置补偿,被征收人得到安置补偿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安置补偿后,行政机关才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