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被起诉诈骗该怎么办?


当遇到医疗事故被起诉诈骗的情况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医疗事故和诈骗的概念。医疗事故指的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而诈骗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两者在法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医疗事故一般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处理,主要涉及民事赔偿责任,严重的可能涉及行政责任。 当被起诉诈骗时,第一,要积极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没有诈骗的故意。比如,提供详细的病历、检查报告、治疗方案等医疗文件,这些可以证明整个医疗过程是遵循了正常的医疗程序和规范的。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和患者及其家属有沟通记录,如谈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等,能够证明你如实告知了病情和治疗方案,这也能作为有力的证据。第二,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专业律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为你分析案件的走向,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律师会帮助你梳理证据,在法庭上为你进行有效的辩护。第三,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无论是医院内部的调查,还是司法机关的调查,都要如实提供信息,不要隐瞒或者提供虚假信息,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不利的后果。 在整个应对过程中,要保持冷静,理性地处理问题。不要因为被起诉而慌乱,要依据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认识到,如果确实存在医疗事故,要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合理的沟通和协商,争取妥善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