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虚假租赁合同该怎么办?
我签了份租赁合同,后来发现合同里很多内容是假的,比如出租方根本没产权,租金价格和市场实际情况也差很多。我现在很慌,不知道这份合同还有没有效,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是直接和对方协商,还是走法律途径?
展开


在日常生活中,虚假租赁合同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所谓虚假租赁合同,就是合同双方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故意签订的与真实情况不符的合同。比如为了逃避税收、骗取贷款等,双方可能会虚报租金金额、租赁期限等关键信息。 当遇到虚假租赁合同,首先要判断合同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也就是说,如果租赁合同是双方虚假意思表示的结果,那么这份合同是无效的。 一旦发现租赁合同可能是虚假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步是与对方进行沟通协商。尝试跟对方理性地交流,指出合同中的虚假内容,要求重新签订真实有效的合同。如果对方态度良好,愿意配合,那么问题可能会比较顺利地解决。 要是协商不成,就需要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合同是虚假的。证据可以包括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比如,实际支付的租金与合同约定的租金不一致,就可以通过转账记录来证明。 此外,如果因为这份虚假租赁合同遭受了损失,还可以要求对方进行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总之,遇到虚假租赁合同不要慌张,要冷静分析,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