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增加了该怎么办?


当遇到公摊面积增加的情况时,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公摊面积是指建筑物内为住户方便出入、正常交往及保障生活所设置的公共走廊、楼梯、电梯间、水箱间等所占面积的总和。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 具体来说,如果购房合同中有关于公摊面积增加的处理约定,那么就按照合同约定来执行。例如合同约定公摊面积增加不超过一定比例时,购房者需按照原单价补足差价,那就依照这个约定。如果合同没有约定,就要看面积误差比。假如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购房者可能需要按照合同约定价格补足这部分差价。比如合同约定房子总价100万,面积100平,单价1万每平,公摊面积增加后实际面积变为102平,误差比为2%,那么购房者需要再支付2万。若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购房者有两个选择。一是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要求开发商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二是如果购房者同意继续履行合同,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购房者按照约定价格补足,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则由开发商承担,且这部分面积的所有权归购房者。比如实际面积变为105平,误差比为5%,3%以内(即3平)的部分购房者按单价补足3万,超出3%的2平房价款由开发商承担,购房者只需支付103万就能拥有105平的房子。 总之,当公摊面积增加时,购房者要先查看合同约定,再依据法律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与开发商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比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