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合同还在单位工作该怎么办?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却仍在单位工作的情况下,劳动者需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采取适当措施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为你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简单来说,它就像是劳动者和单位之间的一个“约定书”,规定了双方该做什么、能得到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单位有义务在你入职一个月内和你签订书面合同。 如果你在单位工作超过一个月还没签合同,那么你就可以主张相应的权益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比如说,你每月工资是5000元,从第二个月开始,单位就需要每月给你10000元,直到签合同为止,但最多支付11个月。这是法律为了督促单位及时和劳动者签合同而设立的惩罚性规定。 接下来,说说你可以采取的措施。第一步,你可以和单位友好协商,提醒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协商的时候,要注意保留相关的沟通记录,比如聊天记录、邮件等,以防万一。如果协商成功,双方签订了合同,那事情就圆满解决了。 要是协商不成,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专门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政府部门。你可以带上能证明你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他们会对单位进行调查,如果发现单位确实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单位改正。 另外,你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方式,就像一个“小法庭”。你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说明你的诉求,比如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签订劳动合同等。在仲裁过程中,你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你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作的时间等情况。如果仲裁结果对你有利,单位不履行的话,你还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总之,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还在单位工作的情况下,你要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利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应得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