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当中偷什么不犯法?
我有点好奇,都说偷东西是违法的,但感觉应该也有例外。我想知道在咱们日常生活里,到底偷什么是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呢?是有特殊物品还是特殊情况呀?
展开


在法律语境中,“偷”通常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不过,在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看似“偷”,但不构成违法的情况。 首先,从民法角度来看,对于无主物的获取不能算“偷”。无主物是指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根据先占原则,在不违反法律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对无主物进行先占取得是合法的。比如在野外发现的一些丢弃的物品,你将其拿走,这并不属于违法行为。我国虽然没有明确的先占制度,但在实践中,对于这种无主的抛弃物的占有一般是被认可的。 其次,在某些特殊的游戏或者活动场景中,规则允许的“偷”不违法。例如在一些团队游戏里,设定了“偷取”对方道具或资源的规则,这是在特定的游戏规则框架内进行的,并不违反法律。因为法律调整的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而游戏规则是在特定的虚拟情境下设定的,只要参与游戏的人都遵循游戏规则,就不涉及法律问题。 另外,对于一些价值极其微小且对方也不主张权利的物品,即便采用了秘密获取的方式,通常也不认为是违法。比如在邻居家院子里随手拿了一根不值钱的小树枝,对方也并不在意,这种情况一般不会上升到法律层面进行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拿的物品有一定价值,或者对方明确表示不同意你拿走,那就可能构成违法行为了。 最后,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更大的利益而“偷取”少量财物也可能不违法。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例如,在发生火灾时,为了开辟防火带,未经允许砍了邻居家一些树木,这种情况可能会被认定为紧急避险而不承担法律责任。不过,紧急避险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即危险正在发生、不得已采取措施、所造成的损害小于所避免的损害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