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双方签订了哪些条约?


中俄之间签订过诸多重要条约,不同历史时期的条约反映了当时双方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状况。 在近代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尼布楚条约》。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该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在当时的背景下,它遏制了沙俄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野心,维持了该地区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其法律依据可以从当时双方签订的条约文本以及后续的历史文献来确认,它是基于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的。 还有《瑷珲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此条约。它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这是沙俄趁英法联军进攻中国,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之际,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从法律角度看,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按照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这种在胁迫下签订的条约,违背了主权国家平等自愿的原则。 《北京条约》也是中俄之间重要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有效,并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领土的丧失,改变了中俄东部的边界格局。在现代国际法中,不平等条约的合法性是受到质疑的,不过由于历史的复杂性和条约签订时的特殊背景,这些条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中俄边界划分。 到了现代,1991年,中国和苏联签署了《中苏国界东段协定》,确定了中俄东段大部分边界走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该协定。2004年,中俄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就额尔古纳河阿巴该图洲渚及黑龙江黑瞎子岛的归属问题作出了最终解决。这些现代条约是在平等、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为中俄两国之间的边界稳定和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