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第十条的内容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时,听说《民法典》第十条很关键,但我不太清楚具体内容。想了解这条法律到底规定了什么,它在实际的民事事务中有什么作用,对我处理纠纷有什么帮助。
展开 view-more
  • #民法典第十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是关于处理民事纠纷的法律适用原则的规定。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法条原文是:“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简单来说,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民事方面的矛盾和纠纷时,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处理这些纠纷要先依据法律。这里的“法律”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涵盖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像《民法典》本身,还有其他相关的民事法律规定。 如果在具体的纠纷中,现有的法律没有针对该情况作出明确的规定,那么可以适用习惯来处理。这里的习惯是指在一定地域、一定群体中长期形成的行为模式和社会规范。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对于土地流转可能存在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但是,适用习惯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它代表了社会的一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比如说,一些地方存在的“闹婚”习俗,如果过度到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就违背了公序良俗,不能作为处理纠纷的依据。 这一条规定的意义十分重大。它为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处理民事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指引,确保在法律有规定时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允许适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习惯,能够弥补法律的漏洞,使纠纷得到合理的解决,也体现了法律对社会生活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尊重。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