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刑事定位包括哪些?
我涉及到一些经济方面的事情,心里有点担心会不会涉及刑事问题。想了解下经济刑事定位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这样我能判断自己的情况是否严重,也能知道该怎么应对,求专业人士解答。
展开


经济刑事定位主要是指对经济领域中涉及犯罪行为的界定和归类,通俗来讲,就是明确哪些经济行为是触犯刑法的。在我国,经济刑事定位所涵盖的范围是由一系列法律条文来规定的。 首先,从刑法体系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这是经济刑事定位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多个类别,比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这类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故意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像生产销售假药、劣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等行为都在此列。 其次,是走私罪,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就属于此类,常见的有走私武器、弹药、假币、文物等。 再者,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涉及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等行为,这些行为破坏了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秩序。 另外,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也十分重要,像伪造货币、出售、购买、运输假币、高利转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行为都在此范畴内。还有金融诈骗罪,包括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 除此之外,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等也都属于经济刑事定位的内容。危害税收征管罪涉及偷税、抗税、骗税等行为;侵犯知识产权罪涵盖假冒注册商标、侵犯著作权等;扰乱市场秩序罪则包括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行为。这些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经济刑事定位的主要框架,明确了经济领域中各类犯罪行为的界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