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者无罪在法律上叫什么?
我一直听说‘不知者无罪’这句话,觉得在很多情况下挺有道理的。就想知道在咱们国家的法律体系里,这种说法有没有对应的专业术语呀?具体是怎么规定和应用的呢?
展开


“不知者无罪”在法律概念里,和“违法性认识错误”有一定关联。违法性认识错误指的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产生了错误的认知。通俗来讲,就是当事人以为自己做的事不违法,但实际上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或者以为自己的行为违法,可实际上并不违法。 在我国法律实践中,对于违法性认识错误的处理遵循一定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原则是主客观相统一。一般情况下,如果行为人没有犯罪的故意,只是因为对法律的误解而实施了行为,不一定会被认定为犯罪。比如说,某些地区存在一些特殊的民俗习惯,当事人依据这些习惯行事,但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禁止。若当事人确实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且这种不知具有合理性,那么在量刑时可能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不知”都能成为免责理由。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仅仅是因为疏忽或者懈怠而没有认识到,那么还是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了解和遵守法律的义务。例如,在一些常见的、被广泛宣传的法律规定面前,不能以“不知道”为借口逃避责任。所以,“不知者无罪”在法律上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结合具体的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