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我前几天和人起了冲突,对方先动手打我,我还手了。事后我就在想,我当时还手到什么程度算正当防卫呢?到底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怎么界定的呀?我很担心自己当时的行为会不会过了度。
展开


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指为了有效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防卫行为的强度,这个强度应当与不法侵害的强度基本相适应。通俗来讲,就是在面对别人对你的侵害时,你采取的反击措施要和对方侵害你的程度差不多,不能太过分。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害”是判断是否超出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两个关键要素。 判断是否超过必要限度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一是不法侵害的强度。如果不法侵害人只是用拳头攻击你,你却拿出刀将其重伤,这可能就超过了必要限度。因为对方拳头攻击的强度和你用刀反击的强度相差过大。二是不法侵害的缓急。如果不法侵害比较急迫,情况很危急,那么防卫行为的限度可能会相对宽松一些。比如对方拿着凶器要马上伤害你,你为了保护自己采取比较激烈的防卫措施,可能就更容易被认定为在必要限度内。三是不法侵害的权益。也就是对方侵害的是你的什么权益,如果只是侵害一些轻微的权益,你采取非常严重的防卫手段就不合适。比如对方只是想抢走你手中价值不高的小物件,你却将对方打成重伤,这就可能超出了必要限度。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件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不能简单地只看防卫行为造成的结果,而要将防卫行为和不法侵害行为进行对比和考量。同时,法律鼓励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勇敢地进行正当防卫,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也要求防卫行为不能滥用,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所以,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人们应当尽量在保护自己的同时,避免过度的反击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