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公证有什么作用?


离婚协议公证是指公证机关依法证明当事人之间签订的离婚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离婚协议公证的作用。 首先,增强证据效力。在法律程序中,经过公证的离婚协议具有较高的证明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这意味着,一旦离婚后双方就协议内容产生争议,诉至法院时,公证后的离婚协议能作为有力的证据,法院一般会直接采信,减少了当事人举证的难度和成本。 其次,保障协议履行。离婚协议涉及到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重要事项。公证机构在办理公证过程中,会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对于一些可能存在风险或不明确的条款,公证员会提出修改建议,使协议更加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协议的可操作性和履行的确定性。例如,在财产分割方面,公证可以明确财产的范围、归属和交付方式,避免日后因理解不一致而产生纠纷。 再者,具有心理约束作用。双方当事人在办理公证时,需要在公证员面前作出真实的意思表示,并签字确认。这种庄严的程序会让当事人更加慎重地对待离婚协议,增强其履行协议的自觉性。从心理层面上,公证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减少了当事人随意反悔的可能性。 最后,便于跨国、跨地区使用。如果离婚涉及到境外财产或需要在境外使用离婚协议,经过公证的协议更容易被境外相关机构认可和接受。因为公证是一种具有国际公信力的证明方式,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被广泛承认。 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公证并不影响协议的生效。离婚协议的生效是以双方办理离婚登记为前提的,即使没有公证,只要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在办理离婚登记后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公证能为离婚协议的顺利履行和争议解决提供更多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