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合同内容?

我之前和别人签了一份合同,现在因为一些情况,我想变更合同内容,但又不确定合不合法。我想知道,按照法律规定,到底在哪些情况下是可以变更合同内容的呢?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合同变更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合同变更指的是合同成立之后,当事人在原合同的基础上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在法律层面,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随意变更合同内容,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可以变更合同内容的几种情形。 首先是协商一致变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这是最常见的合同变更方式。通俗来讲,就是合同的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经过友好沟通、平等协商,对合同中原来约定的内容达成了新的共识,就可以对合同进行变更。例如,在一份买卖合同中,买卖双方最初约定的交货时间是一个月后,但由于卖方生产进度加快,双方协商后决定提前一周交货,这就是通过协商一致对合同内容进行了变更。 其次是法定变更情形。当出现一些法定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变更合同。比如,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变更。重大误解是指当事人因为对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从而作出了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例如,甲误以为乙出售的是某知名品牌的产品而签订了合同,但实际上该产品并非该品牌,这种情况下甲就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合同内容。 再如,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变更。比如,在一方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另一方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收购其财产并签订合同,这种合同就可能因显失公平而被变更。 此外,如果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情势变更。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例如,因国家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继续按照原合同履行会使一方遭受重大损失,此时受不利影响的一方可以请求变更合同。 总之,变更合同内容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以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交易的公平、稳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