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在什么时候可以取消?
我家目前享受着低保待遇,但生活情况可能会有变化。我想了解一下,按照法律规定,在哪些情况下低保资格会被取消呢?我担心自己不了解规则,在不该享受的时候还占着低保名额。
展开


低保是国家为了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而提供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当低保对象的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低保条件时,低保资格就会被取消。 从法律依据来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定期核查。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会导致低保被取消。首先是收入情况改变,如果低保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了当地低保标准。例如,原本家庭主要劳动力失业,家庭收入低符合低保条件,后来该劳动力重新就业且收入稳定,使得家庭人均收入提高到当地低保标准以上,这种情况下低保资格就可能被取消。 其次是财产状况变化。如果低保家庭拥有了超出规定标准的财产,像购买了价值较高的车辆、房产等大额资产,或者银行存款等金融资产超过了当地规定的上限,也会不符合低保条件。 另外,如果低保对象存在故意隐瞒收入、财产等情况,通过不正当手段骗取低保资格,一经查实,也会立即取消其低保待遇。并且,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还可能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