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退税可以退一万多元?


退税能达到一万多元,通常和个人的收入构成、扣除项目等因素密切相关。下面从几个常见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综合所得年收入与预缴税款的差异。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若年度内收入波动大,前期收入高预缴税款多,后期收入低甚至无收入,就可能产生较多退税。比如上半年月工资 5 万,下半年失业无收入,上半年预缴税款多,全年综合计算后可能退税较多。 其次是专项附加扣除。这是国家为减轻纳税人负担设置的扣除项目,涵盖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按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每个项目都有明确扣除标准。像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按 1000 元标准定额扣除;住房贷款利息,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年度,按照每月 1000 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 240 个月。若纳税人符合多项扣除条件且扣除金额较大,能大幅降低应纳税额,从而增加退税金额。 再者是大病医疗扣除。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 15000 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 80000 元限额内据实扣除。如果个人或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治疗费用,符合条件并在汇算时扣除,可能使退税达到一万多元。 另外,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预缴税率较高,而年度综合所得适用税率低时,也会产生较多退税。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而年度综合所得是按 3% - 4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所以,这类收入预缴税款多,汇算后可能会有较多退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