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在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公共账户?


在了解看病何时可以使用公共账户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医保公共账户。医保公共账户也被叫做统筹账户,它是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医保费用一部分划入形成的资金池。这个账户的作用是为参保人员提供住院医疗费用、门诊大病费用等报销,实现医保费用的互助共济。 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使用公共账户的常见情形: 首先是住院治疗。当参保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需要住院时,在缴纳一定的起付标准费用后,医保公共账户会按照规定的报销比例,对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住院费用进行报销。以北京市为例,不同等级的医院起付标准有所不同,在职职工在一级医院住院的起付标准为1300元,报销比例为90%。这里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该条规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其次是门诊特殊病。一些患有特定慢性疾病或重大疾病的参保人,需要长期在门诊进行治疗,这些门诊特殊病的费用也可以由医保公共账户报销。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放化疗等。具体的病种范围和报销政策由各地医保部门规定。比如上海,门诊大病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门诊大病医疗费用,在职职工报销比例为85%。 此外,部分地区还将普通门诊费用纳入了医保统筹报销范围。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费用,在达到一定的起付标准后,也可以按比例由医保公共账户支付。比如广州,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普通门诊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为80%。 不过,在使用医保公共账户时,也有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医疗费用必须是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且符合医保报销范围。此外,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存在差异,具体的报销标准和范围应以当地规定为准。你可以通过当地医保部门的官方网站、服务热线等渠道,了解详细的医保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