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我快到退休年龄了,很关心退休金的事儿。想知道退休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了解一下它的历史情况,这样心里也能更有数,以后领退休金也踏实,所以想问问这方面的情况。
展开


退休金,也被称作养老金,它是一种养老保险待遇。当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在中国,退休金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待遇,包括退休待遇等方面作出了规定。这一时期的退休制度主要适用于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和合作社营企业的职工。条例规定,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60岁,一般工龄满25年,本企业工龄满5年者,可退职养老,退职后,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本企业工龄的长短,按月付给退职养老补助费,其数额为本人工资的35% - 60%。 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退休金制度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对退休条件、退休待遇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规范。 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这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从传统的单位保障模式向社会化保障模式转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