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形下会构成诈骗罪?
我最近遇到一些涉及欺诈的事儿,心里挺没底的。想知道具体哪些行为、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认定构成诈骗罪,比如涉及金额有没有要求,行为主体有什么限制等,希望能得到专业清晰的解答。
展开


要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也就是说,犯罪行为主要是针对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展开的,而不是去骗取其他非法利益。例如,通过欺骗手段骗取他人的钱财、贵重物品等,这些财物的所有权受到了侵害。 其次是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比如,谎称自己有一批高质量的货物,诱导他人购买并支付款项,但实际上并没有货物;或者隐瞒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将房屋出售给他人。关于数额较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不过,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这个范围内确定具体的数额标准。 再者是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有可能构成本罪。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一般是指年满十六周岁,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在诈骗罪中,一般要求主体年满十六周岁。 最后是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必须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这意味着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他人遭受财产损失,仍然积极实施欺诈行为,目的就是为了非法获取他人的财物。例如,甲编造虚假的投资项目,吸引乙投入资金,甲从一开始就打算将这笔资金据为己有,这种情况下甲就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总之,只有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方面的要件,才会构成诈骗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