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怎么样的行为才会构成诈骗?

我最近遇到一些涉及财产方面的事儿,有人跟我打交道时行为有点奇怪,我怀疑可能涉及诈骗,但又不太确定。想了解下具体从哪些方面判断是不是构成诈骗,法律上对此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view-more
  • #诈骗认定
  • #诈骗构成
  • #刑法规定
  • #欺诈行为
  • #公私财物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诈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是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人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骗人,而且就是想通过这种欺骗手段把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例如,某人编造自己生病急需用钱治疗的虚假事实,向他人借钱,实际上是想把这笔钱用于自己的挥霍,这就体现了主观上的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 **主体方面**:诈骗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也就是说,只要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构成诈骗罪。此外,单位也可以成为诈骗罪的主体。比如,某公司为了获取非法利益,组织员工通过虚构项目的方式骗取他人投资,这种情况下单位就构成了诈骗罪。 **客体方面**: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这意味着诈骗行为的对象是他人合法拥有的财物,包括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例如,骗取他人的存款、贵重物品等,都是对他人财物所有权的侵犯。 **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通常包括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例如,骗子谎称自己有一批高质量的货物出售,实际上根本没有货物,这就是虚构事实;或者卖家在出售二手车时,隐瞒车辆发生过严重事故的情况,这就是隐瞒真相。而且,诈骗的数额需要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