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协议在什么情况下会无效?
我签了一份保密协议,但是现在有些情况让我怀疑这份协议的有效性。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保密协议在哪些情形下会被认定为无效呢?我担心自己稀里糊涂受了不合理协议的约束,所以想弄清楚这个问题。
展开


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若协议无效,则意味着协议自始不产生法律效力,双方无需受其条款约束。 从法律层面来看,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导致保密协议无效。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也就是说,如果签订保密协议的一方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比如严重的精神病人,那么他们签订的保密协议是无效的。因为这类人不具备相应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无法真正理解协议的内容和后果。 其次,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举例来说,如果双方签订保密协议只是为了应付某个检查,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保密的意图,这种虚假表示下签订的协议就是无效的。双方并没有达成真实的合意,只是表面上签订了协议。 再者,《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指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保密协议的内容涉及到保护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或者违反了国家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协议就是无效的。法律是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协议内容不能与之相悖。 另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会无效。如果保密协议的内容违背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比如要求保密一些不道德、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事情,这样的协议同样不具有法律效力。 最后,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撤销后,该保密协议也自始无效。比如,一方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强迫另一方签订保密协议,受胁迫的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让协议归于无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