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财产协议书在什么时候是无效的?
我之前签了一份放弃财产协议书,现在有点后悔,想知道这份协议书在哪些情况下会被判定无效,这样我心里能有个底,看看自己还有没有挽回的机会。
展开


放弃财产协议书,通俗来讲,就是一方自愿表示不要某些财产的书面约定。在以下几种常见情况下,它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首先,如果签订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这份协议书就可能无效。欺诈是指一方故意欺骗另一方,让对方在错误的认识下签订协议。比如,甲骗乙说该财产有巨额债务,乙基于这个错误信息签订了放弃财产协议,这种受欺诈签订的协议就不具有法律效力。胁迫则是一方通过威胁、逼迫等手段,使另一方不得不签订协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其次,协议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也会导致无效。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协议书不能和法律对着干。比如,协议约定放弃的财产是非法所得,那这样的协议显然是无效的。公序良俗代表着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如果协议内容违背了大家普遍认可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秩序,同样也会被认定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另外,如果签订协议的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协议也会无效。比如,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签订的放弃财产协议书,由于其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和后果,这份协议就是无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