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序良俗是什么时候写入法律的?
我在看一些法律案例时,经常看到公序良俗这个词,感觉它在法律里挺重要的。我就特别想知道,公序良俗到底是什么时候被正式写入咱们国家法律的呢?想了解下这个时间节点背后的意义。
展开


公序良俗指的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 在我国,公序良俗最早在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有所体现。该法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里的“社会公德”“社会公共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公序良俗的内涵。 2017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则明确使用了“公序良俗”的表述。其中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153条第2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进一步强调了公序良俗在民事法律中的重要地位。 到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续沿用了《民法总则》中关于公序良俗的规定。《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公序良俗原则贯穿于整部法典,为民事活动提供了基本准则和价值导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