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的绿色原则是什么时候写入的?

我在学习民法知识,看到有个绿色原则。不太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时候被写进民法里的,想了解一下这个具体的时间,好搞明白民法在环保这方面的发展历程,希望能得到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民法中的绿色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绿色原则是在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首次确立的。《民法总则》第九条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大创新,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了民法之中。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在总则编中继承了《民法总则》关于绿色原则的规定,依然在第九条明确“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使得绿色原则贯穿于整部民法典之中,在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等各分编中都有体现和落实。例如,在物权编中规定了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定;在合同编中规定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绿色原则的写入,是我国民法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体现,它为民事主体的行为提供了新的指引,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民法区分原则是什么意思?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看到了民法区分原则这个概念,但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在实际的法律事务中是怎么体现和应用的呢?能不能给我举个例子解释一下?

民法典中关于环境侵权包含哪些内容?

我最近对环境侵权方面的法律知识比较关注,想了解下民法典里具体都规定了哪些环境侵权相关内容。比如在什么情况下算环境侵权,侵权后要承担什么责任,赔偿范围是怎样的等,希望能有详细的解读。

民法典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

最近在学习民法典,发现这部法律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很多方面的规定。想请教一下专业人士,民法典在立法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哪些原则?这些原则是如何在法律条文中具体体现的?希望能够通过具体例子来帮助理解。

环境民事诉讼举证原则包含哪些内容

我遇到了环境方面的纠纷,打算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但不太清楚在这个过程中,举证原则都有啥。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规定,比如哪些情况该我举证,哪些情况对方举证,希望能有详细的说明。

《民法典》中的情势变更原则是怎么规定的?

我最近在研究合同相关的法律知识,看到了情势变更原则,但不是很理解。想知道在实际签订合同后,到底什么情况能适用这个原则,它在法律上是怎么具体规定的,以及对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有啥影响,希望能详细了解下。

平等原则在民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我最近在学习民法,对平等原则特别感兴趣,但不太清楚它在民法里到底是怎么体现的。我想知道在各种民事活动和法律规定中,平等原则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能不能举例说明呢?

无过错责任在《民法典》中都有明确规定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无过错责任这块不太理解。想知道在咱们国家的《民法典》里,无过错责任是不是都有清晰明确的规定呢?我很想弄清楚哪些情况适用无过错责任,希望能有个准确的说法。

我国法律如何纳入习惯国际法,能举例说明吗?

我在学习国际法相关知识,对我国法律纳入习惯国际法这块不太明白。想知道具体是通过什么方式把习惯国际法纳入我国法律的,最好能有实际例子来帮助我理解,这样我就能更清晰地掌握这个知识点了。

环保法六十三条该如何解读?

我在处理一些和环保相关的事务时,听说了环保法六十三条,但不太明白具体内容和意义。想知道这一条款具体规定了什么,适用哪些情况,对相关方有什么影响,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读。

刑法中涉及环境保护的章节有哪些

最近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尤其关注刑法里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想具体了解下刑法里专门针对环境保护设立了哪些章节呀?是如何通过这些章节来规范人们破坏环境行为的呢?希望能有详细解答。

哪些属于民法规定的物?

最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对民法里规定的物这一概念有点迷糊。想知道具体哪些东西能被归为民法规定的物,是只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还是有其他的?希望能详细了解下这个范畴的界定。

民法典对公序良俗有哪些规定?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听说有公序良俗这么个概念,好像在民法典里有相关规定。我就想弄明白,民法典到底是怎么规定公序良俗的,这些规定对我日常处理民事关系有啥影响,希望了解一下具体内容。

环境污染和环境侵权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侵权这两个概念有点迷糊。感觉它们好像有相似的地方,但又似乎不太一样。想具体了解一下,在实际生活场景里,它们到底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希望能有详细的解释。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目的有哪些

我最近了解到环境侵权有惩罚性赔偿这回事,但不太清楚它到底是为了什么。就想知道这种赔偿设置背后都有哪些目的呀?是单纯为了让侵权者多赔点钱,还是有其他更重要的意义呢?想深入了解一下这方面内容。

环境侵权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我怀疑自己受到了环境侵权,但是不确定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时效,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环境侵权诉讼时效到底是多久呀?要是超过了时效会怎么样?我希望能详细了解环境侵权诉讼时效的具体规定 。

我国宪法和民法典有什么关系?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宪法和民法典很感兴趣。想了解下这两部法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它们在法律体系中各自起到什么作用,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帮忙解答。

民法典中哪一条规定了知情权?

在签订合同或者进行其他法律行为时,经常会提到知情权,但我一直不太清楚具体是民法典的哪一条对此进行了规定。想了解一下知情权在民法典中的具体条文,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民法中扶养指的是什么内容?

最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对‘扶养’这一块不太明白。想具体了解下在民法里,扶养到底涵盖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呀?是只涉及到经济方面,还是还有其他的呢?希望能有详细讲解。

什么是对抗第三人?

我最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碰到了‘对抗第三人’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具体含义。想知道在哪些具体场景下会涉及到对抗第三人,以及它在法律上是如何判定和操作的。

民法典中关于物权保护的内容有哪些?

我最近在研究房产相关法律问题,涉及到物权这一块。就想搞清楚民法典里具体是怎么对物权进行保护的,是有什么具体的方式,还是有相关原则之类的,希望能详细了解下这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