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我最近打官司,心里一直不踏实,就怕最后结果是被驳回诉讼请求。我不太清楚在哪些情况下法院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形,这样我心里也能有点底,提前看看自己的情况是不是有问题。
展开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是指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起诉请求或被告的反诉请求及有独立请求权利的第三人提出的诉讼主张,经立案审理或者合并审理后,依照法律规定对上述诉讼主体的全部或部分诉讼请求和主张判决不予支持。 一般来说,在以下几种常见情况下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首先是缺乏事实依据。比如原告起诉被告偿还借款,但却拿不出借条、转账记录等能证明借款事实存在的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原告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法院就可能会驳回其诉讼请求。 其次是超过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例如在借款纠纷中,约定的还款日期到期后,债权人在三年内都没有向债务人主张过权利,三年过后债权人起诉要求债务人还款,若债务人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法院经审查属实,就可能会驳回债权人即原告的诉讼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再者是诉讼请求不明确或不具体。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必须清晰明确,比如要求赔偿损失,就得明确赔偿的具体金额和计算方式等。要是诉讼请求模糊不清,法院无法确定具体的审理范围和内容,也可能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此外,如果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比如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已经失效或者适用错误等,同样可能面临被驳回诉讼请求的结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