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案件不能重复起诉?


在法律中,重复起诉是指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对于不能重复起诉的案件,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判断标准。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给出了具体的判定规则。该条规定,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一是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二是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三是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 对于第一种情况,当事人相同比较容易理解。比如张三起诉李四要求还钱,法院作出判决后,张三又以同样的事由再次起诉李四,这里前后诉的当事人都是张三和李四,就可能构成重复起诉。 关于诉讼标的相同,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请求法院作出裁判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例如,甲起诉乙要求履行房屋买卖合同,法院判决后,甲又以同一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再次起诉乙,这就是诉讼标的相同。 而诉讼请求相同或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的情况,举个例子来说,丙起诉丁要求确认某块土地的使用权归自己,法院判决丙享有该土地使用权,之后丙又起诉丁要求再次确认该土地使用权归自己,这就是诉讼请求相同;若丙起诉丁要求确认土地使用权归自己,法院判决驳回丙的请求,丙又起诉要求撤销该判决,这就是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 此外,在一些特殊的案件类型中,也存在不能重复起诉的情况。比如,对于已经生效的调解书,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也不能重复起诉。调解书是在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具有与生效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对调解书有异议,通常要通过申请再审等其他途径解决,而不是再次起诉。 总之,判断一个案件是否属于不能重复起诉的范围,需要综合考虑当事人、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等多个因素。当事人在决定是否再次起诉时,一定要仔细对照法律规定,避免因重复起诉而被法院驳回,浪费时间和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