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终结行政强制执行?
我遇到了行政强制执行相关的事情,不太清楚到底哪些情况算是终结行政强制执行。我想知道在法律规定里,有哪些具体情形会导致行政强制执行终结,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而终结行政强制执行就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某些法定情形的出现,使得执行程序不再继续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执行:一是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简单来说,如果被执行的是个人,这个人去世了,而且他没有留下任何可以用来执行的财产,也没有其他人愿意承担他的义务,这种情况下行政强制执行就可以终结。 二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这是针对单位而言,如果一个公司或者其他组织不存在了,既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也没有别的单位或者个人来承担它的义务,执行也就可以终结。 三是执行标的灭失的。执行标的就是行政强制执行所指向的对象,比如要拆除的违法建筑已经自然倒塌,或者要收缴的特定物品已经损坏无法找回,执行标的不存在了,执行自然无法继续,也就终结了。 四是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行政决定是强制执行的依据,如果这个依据被撤销,那么强制执行就没有了合法的基础,当然要终结执行。 五是行政机关认为需要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赋予了行政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应对一些法律没有明确列举但确实需要终结执行的特殊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