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犯罪行为适用管制措施?

我最近在研究刑法相关知识,想了解清楚具体哪些犯罪行为会适用管制措施。比如在不同犯罪类型里,哪些更倾向于被判管制。还有,判断适用管制措施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标准和考量因素。
展开 view-more
  • #管制措施
  • #刑事处罚
  • #罪行判定
  • #人身危险
  • #刑法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管制是一种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限制一定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依靠群众来监督执行的刑罚方法,是我国主刑中最轻的一种。以下是关于适用管制措施的犯罪行为的相关分析: 首先,从罪行性质和危害程度来看,适用管制的犯罪行为通常罪行性质较轻、危害较小。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不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小。例如,一些轻微的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像在公共场所偶尔发生的小冲突,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会适用管制。 其次,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角度出发,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者。因为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非常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比如,初犯且有自首情节,或者在犯罪后有立功表现,显示出其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分子,更有可能被判处管制。 在实际应用中,管制措施常用于处理诸如盗窃、诈骗、故意伤害等轻微犯罪案件。需要注意的是,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这三类罪通常不适用管制刑。 法律依据方面,根据《刑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同时,《刑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了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各项规定,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