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之日具体指哪一天呢?
我打算去法院起诉一个人,但是不太清楚起诉之日到底是怎么算的。是我把起诉状交到法院的那天,还是法院受理案件的那天,又或者是其他时间呢?我担心这个时间点会影响后续的法律程序,所以想弄明白。
展开


起诉之日在法律上是一个很关键的时间节点,它涉及到一系列法律程序和权益的起算。通俗来讲,起诉之日通常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交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状等起诉材料,并经法院审查后决定予以立案的日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也就是说,当你把起诉状等材料交到法院后,法院会在七日内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符合起诉条件,就会立案并通知你,立案的这个日期就是起诉之日。而不是你把材料交到法院的当天就一定算起诉之日,因为法院还需要时间来审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比如,若你提交的起诉状中没有明确的被告信息,或者诉讼请求不清晰等,法院可能会要求你补充材料,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以你最初交材料的时间作为起诉之日。 所以,起诉之日以法院立案的日期为准,它标志着诉讼程序的正式启动,后续诸如诉讼时效的中断、案件的审理期限等法律规定都将从这个日期开始计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