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立案日期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我最近打算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是不太清楚立案日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我担心如果算错了时间,会影响后续的法律程序。我想知道这个立案日期是从提交诉讼材料那天开始算,还是法院受理的那天算,或者是其他时间呢?
展开


民事诉讼立案日期的计算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立案的相关概念。立案,简单来说,就是法院对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决定将该案件作为诉讼案件进行审理的一种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立案日期的计算规则如下: 如果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人民法院应当对提交的材料当场进行登记,对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予以立案,这种情况下,立案日期就是当场登记立案的日期。 若当事人是通过网络方式提交立案申请,法院立案系统会在收到申请后进行初步审核。一旦审核通过,系统会自动生成立案信息,此时的立案日期以系统生成立案信息的日期为准。 如果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不能当场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然后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最终决定立案,立案日期则为收到起诉状的日期。例如,张三在3月1日向法院提交了起诉状,法院当天接收并出具了书面凭证,但不能当场判断是否立案,在3月7日决定立案,那么立案日期就是3月1日。 另外,如果当事人在提交起诉状时,存在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情况,法院会告知当事人补充。当事人补齐相关材料后,法院应当在补齐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日期为当事人补齐材料的日期。 明确民事诉讼立案日期的计算方式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后续一系列诉讼程序的时间节点,如举证期限、答辩期限等。当事人了解立案日期的计算规则,有助于更好地参与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