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的哪些支出可以在计算经营所得额时扣除?
我是个个体工商户,在经营过程中有各种支出,像进货成本、房租、员工工资啥的。我就想知道,这些支出里哪些能在计算经营所得额的时候扣除,这样能让我更清楚自己要交多少税,合理规划下财务。
展开


个体工商户在计算经营所得额时,支出的扣除是一个重要的税务问题。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情况。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经营所得额的概念。经营所得额就是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成本、费用、损失后的余额。这就好比您卖东西赚了钱,先得把进货花的钱、店铺租金、水电费等各种成本去掉,剩下的才是您真正赚的钱,也就是经营所得额。 根据《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的规定,以下这些支出是可以在计算经营所得额时扣除的。第一类是成本,也就是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销售存货、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种直接支出和间接支出。比如说您是开服装店的,进衣服花的钱就是成本。第二类是费用,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比如您为了卖衣服做广告宣传花的钱就是销售费用;请人帮忙管理店铺发的工资就是管理费用;要是您开店借了钱,还的利息就是财务费用。第三类是税金,就是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除个人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例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第四类是损失,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不过,这些损失要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才可以在税前扣除。 然而,也有一些支出是不允许在计算经营所得额时扣除的。比如个人所得税税款、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符合扣除规定的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等。这些规定是为了保证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防止个体工商户通过不合理的支出扣除来逃避纳税义务。 总之,个体工商户在计算经营所得额时,要准确区分哪些支出可以扣除,哪些不可以扣除,这样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额,避免税务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