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损失由谁来承担?
个人信息泄露后损失的承担问题,需要依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个人信息的概念。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的保护至关重要,我国有一系列法律对此进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七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这表明,个人对自己的信息享有权利,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寻求法律救济。
如果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等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或者没有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并造成损失的,他们可能需要承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 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如果网络运营者违反这些规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损失,就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如果是国家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过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并造成损失的,也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机关为履行法定职责处理个人信息,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程序进行,不得超出履行法定职责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如果国家机关违反规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个人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是第三方非法获取、使用个人信息导致损失,第三方也应承担法律责任。比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买卖等手段获取个人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给个人造成损失的,这些不法分子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当个人发现自己的信息泄露并遭受损失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要求信息处理者采取补救措施,如及时通知用户、消除影响等;也可以与相关责任方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或者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是否可以并罚?
行政处罚告知笔录不签字会怎样?
离婚时不得共同财产的情况有哪些?
盗窃电瓶6次会怎么量刑?
清包发生工伤该怎么赔偿?
指定监视居住的条件及期限是怎样的?
经营装饰材料的增值税率是多少?
房产证可以加别人的名字吗?
房产税困难减免如何申请?
几年前退了社保,还可以重新申报吗?
对恐怖活动组织及恐怖活动人员与他人共同的情况如何处理?
贩卖文物会判多少年?
肇事逃逸罪会怎么判刑?
医疗纠纷中如何认定医院的过错?
拆迁的房子可以买吗?
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是什么?
侦查机关是否可以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有哪些法律规定?
爷爷去世了叔叔们放弃继承,孙子能继承爷爷遗产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