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借出后驾驶人发生了事故由谁承担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车辆外借是较为常见的事情,但如果车辆借出后驾驶人发生了事故,责任的承担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从这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如果车辆借出后发生事故且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主要由实际驾驶人,也就是借车人来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因为借车人在驾驶车辆过程中,实际控制着车辆的运行,对车辆的安全行驶负有直接的责任。 然而,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也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无需担责。如果他们对损害的发生存在过错,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那么,哪些情况会被认定为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有过错呢? 其一,明知借车人没有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仍将车借出。比如,借车人没有驾驶证,或者其驾驶证准驾车型与所借车辆不符等情况。 其二,明知借车人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还把车借给对方。 其三,车辆本身存在缺陷,并且该缺陷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而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缺陷却未告知借车人。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车主明知车辆的刹车系统有问题,却没有告知借车人,结果借车人在驾驶过程中因为刹车故障发生了事故,那么车主就可能因为车辆缺陷方面的过错,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总之,车辆借出后驾驶人发生事故,通常由驾驶人承担责任,但车主、管理人有过错时也需担责。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纠纷,在借车给他人时,一定要谨慎审查借车人的驾驶资格和身体状况,同时确保车辆处于安全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