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条约的缔结者可以是哪些主体?
我对国际条约的缔结者不太清楚。在一些国际事务讨论中,感觉参与缔结条约的主体好像挺多样的,但又不确定具体范围。想知道在我国法律以及国际普遍规则下,哪些主体能够成为国际条约的缔结者呢?
展开


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以国际法为准则而为确立其相互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从定义可以看出,国际条约的缔结者首先得是国际法主体。 在国际法律体系中,主权国家是最主要的国际法主体,也是国际条约最常见的缔结者。主权国家拥有独立的主权,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外事务,决定是否参与缔结国际条约,并在条约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这就好比在一个大集体里,每个独立的成员都可以和其他成员商量并达成一些约定。例如《联合国宪章》就是众多主权国家共同缔结的,它对世界各国的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除了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也可以成为国际条约的缔结者。国际组织是国家之间为了特定目的而建立的组织,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法律人格。比如欧盟,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就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缔结了许多条约。国际组织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能够代表其成员国参与国际条约的缔结,以实现其宗旨和职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这体现了我国在参与国际条约缔结过程中的法定程序和主体规定。 此外,争取独立的民族在一定条件下也被视为国际法主体,从而有可能成为国际条约的缔结者。这些争取独立的民族在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政治组织和代表机构,能够在国际上表达自己的意愿,在符合国际法规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参与缔结国际条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